close

H 和先生結婚五年了,肚皮一直沒有動靜,兩人做了好多檢查都正常,於是 H 開始吃中藥、用各種方式調身體,努力兩年後終於懷孕了!

懷孕期間,因為 H 已經 38 歲是高齡產婦,一邊工作一邊懷孕非常辛苦。生產那天,H 才剛加了兩天班,歷經 20 小時的陣痛,生孩子生到完全沒力,哀號著跟醫師說真的沒力氣了,但護理師還是拚命壓 H 的肚子,H 痛得不斷嘶吼,好不容易終於把孩子生出來。

H 在 IG 上 po 了寶寶的照片,接受眾人的祝福。看起來一片溫馨美好的背後,H 馬上面臨的是擠奶脹奶的痛、生產時用力太久導致腰酸背痛、宮縮排惡露的痛、產後傷口疼痛、乳頭被寶寶吸到破皮,沒有一天能睡得好。隔沒幾天,H 開始發燒,因為脹奶太嚴重變成「石頭奶」得了乳腺炎,簡直痛不欲生。在月子中心也無法好好休息,H 每天三四個小時就要擠奶一次,每天半夜三點準時被脹奶痛醒,但不管 H 怎麼努力吃發奶的食物,奶量好像都無法增加。

有一次 H 不小心聽到婆婆和先生說︰「你看小孩吃母奶吃得瘦瘦小小的,隔壁床那麼大隻,吃配方奶不是比較好?」那天,H 一邊擠奶一邊掉眼淚。

「我明明這麼期待這個孩子的到來,但是為什麼我看到孩子卻很想哭?」

H 不禁開始懷疑自己到底為什麼要生孩子?出月子中心後,寶寶常常哭鬧,而且無法睡過夜。H 除了照顧孩子,還要煮飯、做家事,婆婆不僅沒辦法幫上忙,還常常干涉 H 怎麼帶孩子,像是擔心孩子太瘦、穿太少會冷、擔心一直哭是怎麼了等等。H 只能笑笑著跟婆婆說她會多注意,但卻在晚上先生回家後一開口就痛哭失聲。先生安慰 H 不要放在心上,但 H 發現,自己開始會不由自主地哭泣⋯

H 請了一年的育嬰假,少了工作的成就感,H 生活中還充斥著許多挫折。也因為生活中的種種壓力,每天忙得焦頭爛額,根本沒有時間好好擠奶,H 的奶量變得更少了,H 感到非常失落,覺得自己沒有給寶寶最好的。站在窗戶旁,H 驚覺自己居然想跳下去⋯

 

「產後憂鬱」是怎麼一回事?

由於政府對少子化議題的關注,前陣子新聞報導竹內結子疑似因產後憂鬱自殺身亡,也讓我們開始更加認識及關心「產後憂鬱」。引發產後憂鬱的原因不明,生理、心理及社會因子都有可能導致。文中 H 面臨了多重的壓力,像是生產時的痛苦、石頭奶和乳腺炎的身體不適、母乳不足、自己和長輩教養方式之衝突、婆媳衝突、家人無法協助分擔、需獨自照顧新生兒等等。

新生兒的誕生是新手爸媽生命中重大的改變,不但是喜悅,其實也是一種壓力。因此,還有很多原因也可能導致產後憂鬱,像是非預期懷孕、生產及產後身體種種不適、產後賀爾蒙的改變、角色變化帶來生活的改變、體態的改變、照顧新生兒的疲憊⋯

其中,產後情緒低落(postpartum blues)發生機率大概是 50-80%,大多發生於產後一週內,大概產後兩週就會慢慢好轉,通常會慢慢改善,不見得需要服藥。產後憂鬱症(postpartum depression)發生機率大概是 10-15%,大多於產後兩週至三個月時出現,可能持續數月至半年,可能需要服藥或心理治療。

我生第一胎時也有產後情緒低落的狀況,好幾週的時間怎麼樣都開心不起來,可能因為懷孕時忙著寫論文、口考和心理師實習,幾乎沒有一天有好好休息,而且生產時肚子被壓到整片瘀青才生出孩子,被生產的過程給嚇壞了。產後脹奶、塞奶的情況非常嚴重,自然產傷口在產後一個月開始發炎,還有照顧新生兒的壓力,和家人之間對於照顧孩子有不同意見⋯⋯等,種種壓力之下,有時候無緣無故很想掉淚,這樣的情況時好時壞,持續了好一段時間。這段時間在家人的分擔及朋友的陪伴之下,看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,那可愛的臉龐開始會對人笑、會抬頭、會坐到爬,我也慢慢找回原本的開朗。

 

產後憂鬱不是你的問題,是生理、心理、社會等多重因子造成

雖然我是心理師,但還是無法自拔地陷入負向思考。所以,產後憂鬱不是你的問題,是生理、心理、社會等多重因子所造成,因此,不要因為憂鬱情緒而責備自己「怎麼可以憂鬱」,也不要急著要練習正向思考,因為陷入憂鬱情緒的人是很難做到的。接納自己這陣子真的開心不起來的,告訴自己沒關係,這會讓你放鬆一些;另外,也要讓家人、朋友知道你的狀況,及幫忙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,最重要的是,相信自己會慢慢好起來!

每個人憂鬱的狀況可能不一樣,像是有人表現出來是易怒,有些人不斷哭泣,有些人感到焦躁不安,有些人卻感到麻木,有些人開始失眠,有些人變得嗜睡,有些人比平常吃的多,有些人開始食不下嚥。因此,你可以檢視你與平常的自己有哪些不同。還有一些症狀如充滿負向思考、對未來沒有希望感、自責、甚至有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想法、對原本有興趣的事情提不起勁、常常感到疲倦、無法完成之前能勝任的任務如做家事、工作等等。也可以做「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」幫助自己檢測產後憂鬱狀況。

那麼,哪些人容易有產後憂鬱的狀況呢?曾發生產後憂鬱、有精神疾病、懷孕生產有併發症、寶寶有重大疾病、與伴侶關係不佳、社會支持不足、懷孕生活中重大壓力事件如親人過世⋯等。

 

你可以怎麼幫助自己?

1. 看見「自己已經是個夠好的媽媽」︰不管有沒有餵母奶,請育嬰假還是找保母,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,只是愛孩子的方式不同。練習放下「應該要⋯⋯才是好媽媽」的包袱,不和他人比較,看見自己為孩子的付出,肯定自己已經是個夠好的媽媽。就算真的罹患產後憂鬱症,你也還是有能力且努力照顧孩子的好媽媽。

2. 請家人幫忙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,留一些時間給自己︰照顧寶寶不只是媽媽的責任,爸爸和其他家人也可以幫忙分擔。不讓生活中 24 小時只有寶寶,給自己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,像是和朋友聚餐、運動、泡澡等等。

3. 盡量維持正常作息、規律飲食︰照顧新生兒往往半夜也要起來餵奶,很難有充分的時間好好休息。但可以盡量晚上好好睡,以及在寶寶睡覺時適時補眠。

4. 和伴侶互相支持、鼓勵,生小孩後還是能創造屬於兩人的時光,像是利用寶寶睡覺的時間在家看場電影。

5. 找到可以傾訴的對象,像是和家人、朋友聊聊。

 

陪伴者可以怎麼做?

1. 關心寶寶也關心媽媽︰像是不要只關心寶寶有沒有吃飽,而問媽媽母奶到底夠不夠喝、要不要加配方奶。可以先關心媽媽有沒有吃飽、睡好,再來討論這個問題。讓媽媽也感受到被照顧,寶寶和媽媽的需求同樣重要,而不是一切都以寶寶的需求為優先。

2. 尊重主要照顧者的照顧方式,寶寶相關問題請教醫生最準確︰文中 H 的婆婆或許是好意提醒,但聽在 H 耳裡卻非常刺耳。家人可以表達多表達對媽媽肯定和關心,而非質疑媽媽的做法是否正確。

3. 同理、陪伴及傾聽,多協助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。

4. 以「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」評估媽媽產後憂鬱的狀況,以及是否有自殺/自傷風險,若有,則需儘快就醫。

 

本文同步發表於女人迷 - Yvonne蔡宜芳心理師 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25594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vonne宜芳 的頭像
    Yvonne宜芳

    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

    Yvonne宜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